東吳大學

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跨域學習

東吳大學

「跨域」是近年高教最火紅的一個詞彙。

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曾預測,15年內,49%的既有工作都將消失;英國BBC電視台則預測,70%的法律工作、60%的會計作業,都將被科技取代。也讓教育紛紛強調,學生不能只是專精單一領域的「T 型人」,要成為有雙專長的「π型人」,更好是跨多元領域的「非型人」。

但跨域,到底是要跨哪個域?該學什麼,才不會被未來淘汰?

「老實說,我也沒辦法告訴學生,只要學這個再加那個,就一定會沒問題」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坦白,但也強調,「你可以警覺,但不用害怕,因為消失的是『工作』,不是『職業』!」未來,法條可能都由AI處理,律師專精高端法律事務;帳務交由機器人,但會計師必須懂得洞察防弊。

「需求還在,但做法會變,所以教學也必須改變」潘維大表示,體制要怎麼改,大家都還在摸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現有的院、系、所分類已經不符所需,東吳目標不是培養單一知識領域專家,更透過混搭學程,鍛鍊學生「未來一直在變」的認知,以及「必須不斷學習」的心態。

視傳系學子連續兩年勇奪德國紅點設計最佳獎(Best of the Best)。

從察覺到行動,四大課程設計轉換「跨域腦」

「你不能再期待在學校學了什麼,就能用一輩子」潘維大認為,要推動跨域,首先得讓老師和學生都自主察覺「跨域」的重要,而不是覺得「被強押著要改變」,因此東吳設計一套新的體制,透過跨域四大策略,目標養成全校師生持續學習的「跨域腦」!

策略一 專業課程「模組化」

首先,東吳動員各系所,重新檢討現有專業課程,並依據學院系的核心能力,將既有課程「模組化」,讓學生可以依照本身志趣、能力及生涯規劃,做更自由和多元的課程選擇,養成自主學習力、培養就業軟實力。

潘維大說,這麼做有三大目的:對本科學生來說,課程彼此串聯,可以更明確知道修完整套模組課程,能夠建立哪個領域的完整知識體系;對外系學生來說,修習成果更具完整性,可以吸引更多人願意跨系選修;對本系老師來說,這套做法就是將現有課程重新模組化,不會大幅度變更原本教學模式,是痛點最少的變革做法。

策略二 選修學分不再限制

學生以前也可以自行選修外系的課,卻常卡在各系只承認部分學分。相對其他學校採用「正面表列」,只有明訂「可列入學分計算」的外系課程,才算畢業學分。東吳採用「負面表列」,除了學系已開設課程「不列入學分計算」外,其他外系選修均可納入畢業學分。

「這等於大幅放寬學生選修的自由度」潘維大強調,學系老師不可能知道每位同學對未來的規劃,從寬認定,就是讓學生能自主規劃自己想要的「跨域」,而不是綁死大家。

策略三 降低必修學分數

「當師長還在認為跨域就該是哪兩個系合在一起時,學生可能更想在大學四年,一口氣就跨好幾個領域」潘維大說,所以東吳未來擬降低必修學分數,釋放更多彈性,讓學生可以隨趨勢改變,增補其他領域上的知識。

另外,當必修學分下降,也等於反向推動學系檢討既有課程規劃,修課學生人數就像學生用腳投票,非常現實也非常明確,可以強迫老師打開心胸,走向更跨域的多元思考。

策略四 鼓勵各院成立研究中心和實驗基地

「跨域變革,要由老師自己覺醒開始」潘維大說,東吳不斷鼓勵各院、系思考自身未來,決定了,就去嘗試!

例如2014年,東吳全國首創「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課程結合數學、統計、管理、電腦軟硬體、社會、心理等領域;2016年商學院成立「東吳大學富蘭克林金融科技開發中心」,專攻Fintech相關領域產學發展。

另外,東吳兩校區內則成立六大影響力學習基地,將不同專業領域的教授聚集,開發和設計各種課程,例如針對大數據,成立資料實驗室DATA LAB(D-Lab);針對資訊融合(Information Fusion),成立資訊融合實驗室(IF-Lab);針對AR/VR/MR等實境技術,成立文舍明日聚場等。這是一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場域,強調從『學知識』到『練能力』的實作基地,都是鼓勵同學成立團隊,動手實做想做的內容,過程中,不同領域的學生會交流、碰撞、一起合作,各種新可能也就誕生。

「就算學校,也不知道哪些跨域應用未來會成功,只能帶領學生,不斷做『最新的學習』」潘維大強調,當學生在校就養成對跨域知識有興趣、能跨域尋求資源並跨域找解答的能力,「這就是東吳對跨域人才的解答,我們不能給你標準答案,但能給你對未來世界的思考。」

http://www.scu.edu.tw/

外雙溪校區: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02-2881-9471

城中校區: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02-2311-1531

學校專區

以上學校按筆畫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