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理科技大學

助你做自己的生涯贏家,
也是企業滿意的職場贏家!
2015年對致理科技大學是有重要特殊意義的一年,創校滿50年之際,奉教育部核准改名為科技大學,定位為實務導向之創新學習型大學,培育學生成為跨領域卓越商務專業人才。
與其他技職校院不同,致理科技大學改名一次到位,首次申請即通過改名為科技大學。校長尚世昌表示,致理在辦學與作育英才方面不遺餘力,如連續9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獎助,更榮獲教育部評鑑所有系所及校務類全部一等佳績,打破評鑑歷史紀錄。在辦學評價上則創下高註冊率、高證照總張數、高雇主滿意度、高就業率以及高品德態度。
與多家企業簽訂「就業守護神」合約
在註冊率方面,104學年度註冊率為96%,與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排名相同;在證照總數上,連續7年證照總張數全國第一名、連續8年專業證照張數全國第一名、多益證照每年均名列前茅,104年更是全國第一名。在雇主滿意度與就業調查方面,多年來在各項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裡總是數一數二,如在2014年遠見雜誌調查中榮獲私立技職第一名;2015年Cheers雜誌調查榮獲私校第二名、北部第一名;2016年時報週刊與1111人力銀行調查,再度榮獲私立科技校院第一名。102學年度畢業後1年就業率高達92.71%;102學年度雇主滿意度寫下94.11%的佳績。

尚校長笑著比喻說,致理畢業生就像是TOYOTA汽車,耐用耐操,故障率又低,最為大眾喜愛;或許不像雙B品牌有顯赫的學歷,但透過在校奠下紮實的基本功,讓學生深獲企業肯定。
培養專業、跨領域與創新人才
「阿里巴巴在致理」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育計畫
意向書簽署
改名科大後,致理將原本三個學群配合國家產業政策與地區產業發展的需要,調整為商務管理學院、商貿外語學院及創新設計學院三個學院。以創新設計學院為例,結合科技、商業與設計三位一體,邁進雲端科技、大數據、物聯網、智慧生活等領域,培養具有多元跨界能力的人才。

意向書簽署
不僅如此,致理也成立一級單位――校務研究辦公室,透過大數據分析,作為辦學決策的考量。副校長謝金賢表示,如專案式深度學習之學分學程規劃、彈性學期、將專題計畫與競賽都納入學分等設計,甚至建置「未來教室」的互動數位學習等,以深化並提高學生學習成效,都來自於校務研究分析的結果。
教務長陳珠龍表示,為了達到畢業即就業的目標,建立教學品保制度,以學生學習為本位,產業需求為導向,制定校、院、系三級品保管理作業,確保學生在基本素養與專業核心能力的訓練,期許達到「畢業即就業,上班即上手」的目標。
就業無縫接軌 未畢業先入行
「德國紅點設計大賽」榮獲大獎
致理課程規劃特色是讓學生的學習更全面、實習更完整。研發長蘇志雄以「陶瓷科技文創人才」學分學程為例說明,配合教育部「第二期技職再造」的產業學院計畫,近年來瓷磚業競爭激烈,國內較少設計人才,廠商只能購買國外昂貴的設計版權,為培養陶瓷設計人才,致理與陶瓷公會簽訂合作意向書,為陶瓷產業量身打造設計、資訊與行銷等課程,校內也將增設「電子窯」讓學生實地操作演練,未畢業先入行,八成以上學生可在畢業後直接為企業留用,達到產學就業無縫接軌。在實習制度上,致理的「就業守護神」計畫,目前已與537位「就業守護神」,包括PC Home、富邦金、玉山金等簽訂合作,由企業提供為期一年的全職實習。當學生實習表現優異,未畢業即與企業簽訂留用契約,達到「未畢業即就業」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致理與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B2B)、台灣網商協會及太好電商聯盟合作,推出跨境電子商務實習就業培訓計畫,為學生打造電商舞台。職發長蔡淵輝說明,這項計畫由對電商有興趣的大四或研究生主動報名,共計238位學生報名,透過審核最後孵育出36位具備電商人才特質學生進行實習培訓課程,並媒合88位學生至台灣網商會廠商進行實習。從課程到實習培訓與競賽等一系列的規劃,提供18萬的競賽獎金與高額創業基金,讓學生在畢業前不但具備跨境電商實務經驗,也有機會獲得電商工作的入場券,甚至是創業的基金。

連三年獲技職之光國外競賽屢創佳績
黃雅琦同學獲頒教育部「技職之光」
多年來,透過結合課程與設置獎勵金等制度,協助學生考取專業證照,致理在質量並重的原則下也獲得優異的成果!自102~104連續三年,陸續由應用英語系林真好同學、財務金融系曾莉卿同學以及應用英語系黃雅琦同學在教育部「技職之光」選拔中獲頒「證照達人獎」,其中黃雅琦以多益滿分990分及考取8張高階證照的優異表現,除了顯示致理在推廣證照上多年有成外,也讓更多走技職之路的學生受到更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