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科技大學
匯聚跨領域研發創意新能量
明新科大重視學生實務專業與跨領域合作能力,從工學院與服務事業學院的跨院系合作可以看見,跨領域結合產生的能量令人驚艷,更增添研發能量,深化「明新」在桃竹苗地區的「明星」地位,成為企業選才育才的首選!
2015年底,一台象徵未來醫療照護的「健康照護機器人」吸引資訊月民眾的目光,也獲得104年資訊月智慧生活應用類百大創新產品獎。這是明新科技大學與喜福會公司產學合作的成果,也是明新科大跨院系合作的嶄新亮點。
健康照護機器人完美結合科技與照護服務
明新科大工學院院長李迪章表示,工學院的教授十幾年前已具備研發機器人的能力,近幾年來工學院(機械系、電機系、電子系、資工系、化材系、土木系)與服務事業學院(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幼兒保育系、休閒事業管理系、旅館事業管理系)進行跨院系合作,不同的專業知識相結合,更增添研發能量。
以健康照護機器人或相關輔具為例,工學院包括電子、資工系等都有能力研發,但要製作出一個符合老人身心需求的設備,包括使用的桌子,輪椅、助行器、照護機器人等⋯⋯,則需要更多對老人生活的了解。
服務事業學院院長李得盛指出,設計老人輔具要考量到老人心理,才能發揮輔具的價值。譬如,老人夜間起床如廁時經常跌倒,工學院要設計出一個「透過感應的設備來預防老人跌倒」在專業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若老人心理上不願意穿戴時該如何處理?此時,老服系就可以提供老人的生活型態與心理需求,協助工學院設計出更具彈性、更符合老人心理需求的人性化輔具。兩個不同領域的專業,就此擦出亮麗火花。
幼保、機械系攜手研發音樂教具
幼保、機械系跨界合作開發小朋友音樂教具
李迪章開心表示,機械系與幼保系也激盪出跨領域火花。剛開始,是幼保系的學生們想要開發符合幼兒發展的音樂教具做為大三的專題製作主題;對幼保系學生來說,創意、手做布偶都沒問題,但是要讓教具發出不同樂器的聲音或高低音就有其困難度;後來,兩系老師交流之下,發現也在進行專題製作的機械系大三學生可以提供技術支援而開始合作。基本上,由幼保系學生先發想、規劃出成品,再邀請機械系的同學加入團隊,處理包括機構、感測器及電子化發聲的部分。短短兩年,已有兩個音樂教具完成、得獎並申請專利,目前朝上市目標邁進。
李得盛認為,學生從發想、設計到製作,作品完成後還要找幼兒園的孩子進行前測、後測等測驗,並發表專題報告、參加競賽、申請專利等,整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學習。
自製保養品上市 化妝品學程正夯
師生團隊與研究成果
師生團隊與研究成果
李迪章表示,跨領域結合產生的能量令人驚艷,也是明新科大近幾年來的發展目標,化妝品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就此因應而生。化妝品學程,結合技術與美學,包括工學院、服務學院、藝術與美術等通識課程的老師都參與其中,等於是多個學院的資源整合。
譬如,在化妝品的製作上,是化材系的專業;膚質檢測儀器可由甫獲「4D多波長全彩影像皮膚檢測裝置」發明專利的光電系老師支援;行銷則交由管理學院負責⋯⋯等,學生可以學到化妝品的製作、調製、技術、概念、市場行銷等不同層面的專業與應用。
目前,化材系朝化妝品製作與保健食品兩個方向進行,在產學合作下,已有研發成功的面膜、精華液及各式各樣的化妝品,並已銷至大陸、印度、越南等市場。目前才成立第二屆,第二年招生已經額滿。對此,李得盛充滿信心地說:「未來發展,前途無可限量。」
海外實習 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與視野
除了跨領域的學習以外,跨境學習更能刺激學生的應變能力與累積國際移動力,因此,明新科大也極力推動學生海外實習,以豐富其專業素養、溝通能力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訓練。
李得盛表示,「從十幾年前開始,就將學生送到海外實習,服務學院的老幼休旅四個系都有做到。」其中,最早開始的是旅館系,大三生一整年都在海外實習,合作國家包括日本、美國、帛琉、新加坡、澳洲等。休閒系則安排到新加坡的遊樂園、飯店等地實習,幼保系也以新加坡為主要實習國家,優點是可以同時學習中、英文的教學方式。較晚加入海外實習行列的老服系也與日本完成簽約,日方願意提供機票、住宿、生活津貼等條件讓學生前往實習,並親自來台面試學生,顯示日方對台選才的慎重。多年來,不僅從海外實習回國的學生在台有更上層樓的發展,也有許多學生是實習後直接留在當地就業,成為全球移動人力的一員。
跨領域學習,讓明新科大不斷累積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