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下,國內大學整體表現呈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M型僵固化發展態勢,2022年《遠見》「最佳大學排行榜」結果出爐,帶你看見M型化右邊的贏家大學。

五大分榜

  • 綜合大學
  • 人文法商
  • 醫科
  • 技職
  • 私大

當前最稀缺的兩大人才顯學就屬「半導體」和「淨零碳排」,成大多年前就推動SDGs相關課程,並大力促成南部高科技業者的產學合作,布局方向正確,奪下綜合類亞軍;中山去年至今連拿四大國家級高教重點政策,社會聲望大漲,站上第五名

  1. 1國立臺灣大學
  2. 2國立成功大學
  3. 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4. 4國立清華大學
  5. 5國立中山大學
  6. 6國立中央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大學
    • 2國立成功大學
    • 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4國立清華大學
    • 5國立中山大學
    • 6國立中央大學
    • 7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8長庚大學
    • 9國立中興大學
    • 10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1逢甲大學
    • 11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13亞洲大學
    • 14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15中原大學
    • 16元智大學
    • 17東海大學
    • 18明志科技大學
    • 19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20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人文社科大學前七名已連續三年排序相同,臺師大和政大奪下冠亞軍。人文社科大學論文表現過往多半不如理工醫科大學,然而,隨著永續議題發燒,相關管理、社會、人文、地理等研究變熱門,過去長期關注於地方服務的靜宜、綠色永續的暨南,排名也因此明顯進步

  1.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 2國立政治大學
  3. 3淡江大學
  4. 4國立中正大學
  5. 5輔仁大學
  6. 6國立東華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國立政治大學
    • 3淡江大學
    • 4國立中正大學
    • 5輔仁大學
    • 6國立東華大學
    • 7銘傳大學
    • 8靜宜大學
    • 9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10國立臺北大學
    • 1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12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13實踐大學
    • 14東吳大學
    • 15中國文化大學
    • 16國立高雄大學
    • 17臺北市立大學
    • 18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19南華大學
    • 20國立臺東大學

北醫近三年將人才培育方向,從傳統「醫事人才」轉為「生醫產業生態系人才」,結合科研、臨床與產業,成功孵育超過20家新創公司,站穩國內醫科類大學冠軍

  1. 1臺北醫學大學
  2. 2中國醫藥大學
  3. 3高雄醫學大學
  4. 4慈濟大學
  5. 5中山醫學大學
  6. 6長庚科技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臺北醫學大學
    • 2中國醫藥大學
    • 3高雄醫學大學
    • 4慈濟大學
    • 5中山醫學大學
    • 6長庚科技大學

明志科技大學在社會聲望、學術表現、財務體質表現傑出,突破「國立優於私立」傳統印象、站上第四名;文藻外語大學在國際化面向上表現優異,外籍教師比例高居全國第一,顯示只要鎖定特色,就能創造獨一無二

  1.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 2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3. 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4. 4明志科技大學
  5. 5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6. 6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2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4明志科技大學
    • 5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6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7朝陽科技大學
    • 8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 9長庚科技大學
    • 10龍華科技大學
    • 1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 12南臺科技大學
    • 13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 14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15正修科技大學
    • 16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 16致理科技大學
    • 18文藻外語大學
    • 19弘光科技大學
    • 20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私立大學前七名與去年相同,逢甲為前五名中唯一沒有醫學院的學校。元智今年新入榜前十,是國內第一所開辦全英語教學,符合當前雙語國家趨勢,也是第一所獲得國家品質獎的大學,教學品質有目共睹

  1. 1臺北醫學大學
  2. 2中國醫藥大學
  3. 3長庚大學
  4. 4逢甲大學
  5. 5高雄醫學大學
  6. 6亞洲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臺北醫學大學
    • 2中國醫藥大學
    • 3長庚大學
    • 4逢甲大學
    • 5高雄醫學大學
    • 6亞洲大學
    • 7淡江大學
    • 8中原大學
    • 9元智大學
    • 10東海大學
    • 11明志科技大學
    • 12輔仁大學
    • 13銘傳大學
    • 14靜宜大學
    • 15慈濟大學
    • 16義守大學
    • 16實踐大學
    • 18中山醫學大學
    • 19東吳大學
    • 20朝陽科技大學

六大面向

  • 社會聲望
  • 學術成就
  • 教學表現
  • 國際化程度
  • 產學合作
  • 財務體質

「永續議題」從過往「呼籲號召」階段,逐步進入「實際作為」應用,今年指標除了觀察學術面的「SDGs相關論文數」,也加入了「SDGs相關專利數」,觀察一所大學能否把學術研究,轉化為真實解決環境或社會問題的落實方法

  1. 1國立臺灣大學
  2. 2國立中山大學
  3. 3國立清華大學
  4. 4國立成功大學
  5. 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6. 6國立中央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大學
    • 2國立中山大學
    • 3國立清華大學
    • 4國立成功大學
    • 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6國立中央大學
    • 7臺北醫學大學
    • 8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9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10國立中興大學
    • 11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13元智大學
    • 14明志科技大學
    • 15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16國立政治大學
    • 17長庚大學
    • 18國立中正大學
    • 19東海大學
    • 20中原大學

學術研究必須接軌國際,今年特別調升「國際表現優異學者」的計分比重,將「專任教師獲獎/榮譽人數」依照獎項等級與屬性(「世界級」「國家級」「部會級」)給予不同權重,並加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獎」「總統科學獎」,凸顯從臺灣走向世界的頂尖學者

  1. 1國立臺灣大學
  2. 2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3. 3國立清華大學
  4. 4國立成功大學
  5. 5中國醫藥大學
  6. 6長庚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大學
    • 2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3國立清華大學
    • 4國立成功大學
    • 5中國醫藥大學
    • 6長庚大學
    • 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8臺北醫學大學
    • 9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10國立中山大學
    • 11國立中央大學
    • 12國立中興大學
    • 13高雄醫學大學
    • 14亞洲大學
    • 15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6國立政治大學
    • 17國立中正大學
    • 18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19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20中原大學

疫情帶動線上學習普及,當學習管道不再只侷限於課堂與老師,學校能否提供更多「數量」及「廣度」的學習資源,就是重點。《遠見》特別針對「學校圖書、非書資料及現期書報總數」及「近三年學校購買圖書資料費及其每生平均金額」,觀察學校能否提供足夠的學生自主學習資源

  1. 1國立臺灣大學
  2. 2臺北醫學大學
  3. 3國立成功大學
  4. 4國立清華大學
  5. 5高雄醫學大學
  6. 6中國醫藥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大學
    • 2臺北醫學大學
    • 3國立成功大學
    • 4國立清華大學
    • 5高雄醫學大學
    • 6中國醫藥大學
    • 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8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9國立中山大學
    • 10國立中央大學
    • 11國立中興大學
    • 12長庚大學
    • 13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14長庚科技大學
    • 15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1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17逢甲大學
    • 18國立政治大學
    • 19亞洲大學
    • 20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過去大學對於推動國際化,多半關注「把學生送出國」,然而政府力推的「雙語國家」政策,強調的是「學生在國內也能有效提升英語能力」。因此,學校能否在校內營造良好的「說英語環境」就成為重點,除了是否有足夠的課程外,「國際學生數比」「國際教師數比」也都是英語學習場景能否營造成功的重要觀察點

  1. 1國立臺灣大學
  2. 2國立清華大學
  3. 3淡江大學
  4. 4國立中山大學
  5. 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6. 6逢甲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大學
    • 2國立清華大學
    • 3淡江大學
    • 4國立中山大學
    • 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6逢甲大學
    • 7國立成功大學
    • 8國立政治大學
    • 9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10中國醫藥大學
    • 11文藻外語大學
    • 12臺北醫學大學
    • 13國立中央大學
    • 14銘傳大學
    • 15亞洲大學
    • 16靜宜大學
    • 17實踐大學
    • 18東海大學
    • 1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產學合作表現,與國家產業及區域發展規畫息息相關。國家南北平衡政策下,半導體為首的科技業、永續議題的綠能業,大量進駐大台南區。身為南部頂大龍頭的成大,與企業在產品研發、技術開發、產學鏈結上密切請益與合作,帶動成大的產學成果大爆發、站上冠軍

  1. 1國立成功大學
  2. 2國立臺灣大學
  3. 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4. 4國立清華大學
  5. 5國立中央大學
  6. 6臺北醫學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成功大學
    • 2國立臺灣大學
    • 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4國立清華大學
    • 5國立中央大學
    • 6臺北醫學大學
    • 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8中國醫藥大學
    • 9長庚大學
    • 10國立中山大學
    • 11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2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13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1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15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16國立中興大學
    • 17高雄醫學大學
    • 18實踐大學
    • 19逢甲大學
    • 20正修科技大學

過去評估一校的財務表現,常鎖定「全校總經費」及「本年度現金增減情形」,以此觀察收入與現金流狀況。今年增加教育部首度公開的「速動比率」,觀察一校償債能力,進一步釐清某些學校年度現金流大幅減少,是潛藏著財務未爆彈,還是興建新校舍、購買新設備所做的未來投資

  1. 1國立臺灣大學
  2. 2臺北醫學大學
  3. 3國立成功大學
  4. 4慈濟大學
  5. 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6. 6中國醫藥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大學
    • 2臺北醫學大學
    • 3國立成功大學
    • 4慈濟大學
    • 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6中國醫藥大學
    • 7國立清華大學
    • 8長庚大學
    • 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10國立中興大學
    • 11明志科技大學
    • 12高雄醫學大學
    • 13國立政治大學
    • 14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15國立中央大學
    • 16國立中山大學
    • 17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8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 19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 20逢甲大學

重塑大學品牌的特色化策略

  • 產業連結
  • 跨域科系
  • 國際合作

能否引入校外資源,與產業的連結佳,或與校友會的資源連結,成為辦學助力、帶來營運資源,是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觀察點。傳統認知中,「理工醫」科系多的學校,產業連結往往更勝於「文法商」科系多的大學。有學校能逆轉這種宿命,就會被認為辦學表現更勝一籌

一所學校能否打破校內科系壁壘,「整合各學系能量,塑造更大的研究能量」「推出跨領域多元學程」,是學校能否勝出的關鍵點。至於該跨哪些領域最有前景?全國各大學校長認為「AI人工智能」最重要,其次是「永續應用與服務」「智慧醫療」「智慧製造」以及「健康長照」

贏家大學的「國際合作」策略,包括兩大面向,一是「師資提升」,延攬國際師資、跨國學術交流;二是「學生交流」,招募國際學生、開辦國際合作學位。讓國內優秀學生,有機會出國拓展視野,讓不能出國的學生,在國內就擁有「類出國」的學習環境

關鍵指標

  • SDGs貢獻度
  • 註冊率
  • 就學穩定率
  • 國際學生數比
  • 每師平均產學收入
  • 學生平均預算

SGDs貢獻度看見一所大學對於永續議題投入深度,臺大、陽明交大、成大表現最優

  1. 1國立臺灣大學
  2. 2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3. 3國立成功大學
  4. 4國立中央大學
  5. 5國立清華大學
  6. 6國立中山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大學
    • 2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3國立成功大學
    • 4國立中央大學
    • 5國立清華大學
    • 6國立中山大學
    • 7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8國立中興大學
    • 9中國醫藥大學
    • 10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1臺北醫學大學
    • 12中原大學
    • 1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14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15長庚大學
    • 16淡江大學
    • 17逢甲大學
    • 18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19亞洲大學
    • 20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註冊率反應學生入學意願高低,成大、清大、陽明交大、臺大、北科大、中央、臺科大都以100%並列第一

  1. 1國立成功大學
  2. 1國立清華大學
  3. 1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4. 1國立臺灣大學
  5. 1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6. 1國立中央大學
  7.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8.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成功大學
    • 1國立清華大學
    • 1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1國立臺灣大學
    • 1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國立中央大學
    •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8逢甲大學
    • 9中原大學
    • 10國立中興大學
    • 11長庚科技大學
    • 1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13世新大學
    • 14臺北醫學大學
    • 15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16元智大學
    • 17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 18國立宜蘭大學
    • 19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20國立臺北大學

就學穩定率觀察學校是否能留下學生,臺科大、北科大、北護大排名前三

  1.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 2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3. 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4. 4中原大學
  5. 5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6. 6國立清華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2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 4中原大學
    • 5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6國立清華大學
    • 7國立臺灣大學
    • 8明志科技大學
    • 9長庚科技大學
    • 10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1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13中國醫藥大學
    • 14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15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16逢甲大學
    • 17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18國立政治大學
    • 19元智大學
    • 20國立屏東大學

校內外籍生可以創造「在校等於出國」的說外語環境,外籍生比率最高的分別為臺科大、明新科大、開南

  1.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 2明新科技大學
  3. 3開南大學
  4. 4龍華科技大學
  5. 5臺北醫學大學
  6. 6銘傳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2明新科技大學
    • 3開南大學
    • 4龍華科技大學
    • 5臺北醫學大學
    • 6銘傳大學
    • 7義守大學
    • 8國立臺灣大學
    • 9國立清華大學
    • 1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11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12國立成功大學
    • 13中華大學
    • 14國立政治大學
    • 15國立東華大學
    • 16慈濟大學
    • 17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 18國立中山大學
    • 19健行科技大學
    • 20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老師如果與企業合作密切,才能帶給學生更多接軌企業機會,成大、雲科大、海大老師最厲害

  1. 1國立成功大學
  2. 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3. 3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4. 4慈濟大學
  5. 5中國醫藥大學
  6. 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國立成功大學
    • 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3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4慈濟大學
    • 5中國醫藥大學
    • 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7國立中央大學
    • 8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9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10國立臺灣大學
    • 11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2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13國立中山大學
    • 14正修科技大學
    • 15逢甲大學
    • 16國立清華大學
    • 17國立聯合大學
    • 18長庚大學
    • 19高雄醫學大學
    • 20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每位學生能分到的平均預算愈多,學習資源愈豐富,對學生最慷慨的分別是北醫、中醫大、高醫

  1. 1臺北醫學大學
  2. 2中國醫藥大學
  3. 3高雄醫學大學
  4. 4長庚大學
  5. 5國立臺灣大學
  6. 6明志科技大學
  7. 看完整排名與報導

    • 1臺北醫學大學
    • 2中國醫藥大學
    • 3高雄醫學大學
    • 4長庚大學
    • 5國立臺灣大學
    • 6明志科技大學
    • 7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8慈濟大學
    • 9國立成功大學
    • 10國立清華大學
    • 11國立中央大學
    • 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13國立中山大學
    • 14國立中興大學
    • 15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16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17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18長庚科技大學
    • 19中山醫學大學
    • 20國立政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