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屆專題
當屆專題
《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學校:
總榜及六大構面:
綜合績效分榜:
年份:
搜尋榜單
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調查說明
TOP
【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調查說明】
1.
調查統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2.
調查指標:本調查以六大面向進行大學評比,共涵蓋53項指標(69項細指標),分別為:
社會影響(20%),共13項(13項細指標)
學術成就(20%),共7項(11項細指標)
教學能量(17%),共10項(17項細指標)
國際化程度(15%),共9項(10項細指標)
產學影響(17%),共8項(9項細指標)
財務指標(11%),共6項(9項細指標)
3.
調查方法:
依照教育部「113學年度大專校院一覽表」,排除專科學校、空中大學、宗教研修學院,共以126所學校作為分析對象。
將每一指標之各校原始數據以T分配進行標準化,再依各指標之權重計算後加總,並進行排名。
排除「新生註冊率未達60%」的學校,最終共121所學校列入排行榜。
4-1.
學門分類標準說明:依照教育部領域學門分為以下3類:
醫科:醫藥衛生及社會福利,若該校「醫科」學門科系數佔比最高,歸為「醫科類」。
人文社科:包含教育、藝術及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學及圖書資訊、商管及法律、服務等領域,若該校「人文社科」學門科系數佔全校60%以上,歸為「人文社科類」。
綜合型:該校各類學門科系數皆無超過60%者,歸為「綜合類」。
4-2.
地區分類標準說明:依照教育部地區分類:
北部: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
中部: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
南部: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
東部及離島: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4-3.
學生數規模分類標準說明:依照學生數將學校分類,由小至大分別為以下5種規模:
小型:5,000人以下。
中小型:5,000人至6,999人。
中型:7,000人至9,999人。
中大型:10,000人至14,999人。
大型:15,000人以上。
4-4.
總經費規模分類標準說明:依照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研1.學校承接各單位資助「各類計畫經費」及其每師平均承接金額」中的【全校總經費】將學校分類。
由小至大分別為以下4種規模:
微經費:全校總經費10億元以下。
中經費:全校總經費10億~20億元。
中高經費:全校總經費20億~40億元。
高經費:全校總經費40億元以上。
4-5.
大學聲望調查_調查說明:
執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調查方式:邀請臺灣各大專院校自填網路問卷
調查對象:126所大專院校正、副校長及行政單位一級主管
樣本規模:完訪412份,共計110所學校回卷(回卷學校比率87.3%)
調查時間: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5月14日
分類說明:參考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後續再依照學科特性進行領域分類,最終分為14大領域進行調查,分別為「教育」、「藝術」、「人文」、「語文」、「社會及行為科學」、「大眾傳播」、「商管」、「法律」、「自然數學統計」、「資通訊」、「工程營造」、「農林漁牧」、「醫藥衛福」、「服務」
5.
資料來源,共有3大項:
公開網站: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網站、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簡稱 TCI-HSS,資料擷取時間至2025/4/21)、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國科會等。
論文資料:以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及SciVal研究分析指標為數據來源,資料涵蓋範圍為出版論文2019~2024年,資料擷取時間至2025/04/28。
專利資料:LexisNexis PatentSight® 全球專利評價系統、LexisNexis TotalPatent One® 全球專利檢索資料庫、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所提供。
6.
資料涵蓋期間:2025的調查數據以2024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求考量指標遞延發酵效果,納入五年數據評估(2020~2024)。